500元/小时
300元/小时
200元/小时
- 还是不比为妙
- 类型:青少年心理 发布时间:2013/12/1 23:48:16 浏览:3163
在高考前的一节自信训练课堂上,我对同学们说:“感觉好的时候可以去比,感觉不好时就不要去比了。”这条关于比与不比的准则,其实是我最直观的感受总结。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此,我想用更理性的方式来说明:当我们不自信、心灵脆弱的极其需要保护时,还是以少比和不比为妙。
首先,此时的“比”,是失实、失真的。平时,我们批判有人盲目崇拜外国,爱用一句话形容他们:“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同样,对于自卑者,容易出现“别人什么都好,自己什么都不行”的主观偏见。每当发生问题,他们总爱进行自我丑化,朝自己不好的方向去想。举个例子,在大庭广众下说话几乎谁都会紧张,可他们偏把自己的紧张说成是没出息,比不上别人那么从容镇定。我曾撰文说过:当自己情绪很糟时,不要把自我的想法过于当真。因为,人在弥漫着强烈的自卑情绪时,往往是“低着头”“弯着腰”看自我和他人的。此时不宜与人去比,比则无益。
其次,此时的“比”,已不是手段,而成了目的。本来,比较是为了正确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发展情况,为了自身更大的进步而进行的。可对于自卑者来说,比较则失去了“测查”的功能,因为他们把别人比下去当成自己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目的,所以,别人的优秀,都被他们当成刺激,当成是一个包袱压在自己的心灵上。
最后,此时的“比”,已没了任何激励的功能,有的全是自责和泄气。通常,我们所提到的“比”字,不光有“比较”的意思,也有“比试”的意思。以前,就有这么一句口号——“比学赶帮超”,这里的“比”,含有光荣正确的竞争、较量的意思。当我们感到自己不如人时,往往会激起我们维护自尊的企图,会让我们产生一种羞耻感,随之也会产生一种不服、不甘的心理。然而,严重自卑者就没有这种心态。对他们来说,“比较”后不是看到了榜样、看到了差距,不是激起自己奋发追赶之志,而是直接进行自我宣判,判自己一个永无翻身的“无期徒刑”,从此自甘堕落,再不思努力。这样的“比”不如不比。
哈佛商学院一位教授在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堂课上这样忠告他的学生:如果几年之后你接到母校的邀请,要求你回校参加五年一次的同学聚会,那是件危险的事,你不要去。同学聚会怎么成了一件危险的事?教授认为,聚会会逼着你回头审视在刚毕业的短短几年里你所取得的成就,而且是以你的同学的标准,而不是以你自己的职业目标和成功标准来评判的。在晚餐之前,你开车驶进校园停车场,斜眼打量着周围汽车的品牌与款式,满心猜测着你的同学们毕业后混的如何,以及你与他们的差距;在鸡尾酒会上,当听说那些同学已经做了高级副总裁或者成为百万富豪时,你默默计算着自己与他们的差距,于是,整个同学会将引发你关于职业成功与个人价值的巨大焦虑和徒然担忧。
对像哈佛这样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教授尚且建议他们避免因比较而造成心理上的动荡和失衡,那么,对于自信心不是很强的人来说,这样的建议不是更有针对性吗?
还是“做自己之最”“向自己看齐”才好!
如同赛跑,跑出自己的节奏、跑出自己的水平最重要,要是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东瞅瞅西瞧瞧的旁边跑道上的人,则会乱了阵脚,不仅跑不出自己最好的成绩,而且和别人的距离也会越拉越远。只有有了“做自己之最”“做最好的自己”的心态,脚步才会变得疾缓有序,心情也才能逐渐轻盈愉悦起来。
毕竟,引领我们生活有目标、有速度行走的,不是脚,也不是路,而是心。
邵阳兰子心理咨询电话:0739-5291213
上一篇: 下一篇:把自己看轻